{dede:field name='typeid' function="GetTopTypename(@me)"/}
{dede:field name='position'/}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批中国企业建造的境外工程成为所在地“地标”“样板”

  ★■◆“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境外工程)背后,是中国人运用中国技术■◆◆★、中国设备、中国标准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施工难题,展现了‘中国建造’的崭新形象和雄厚实力。”中国建筑有关负责人表示■■。

  非洲莫桑比克贝拉渔码头重建工程全部采用中国标准建造,是“中国标准”◆★★◆◆“走出去”的示范项目◆★★。中交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通过精细管理、优化设计◆★■■◆、创新工艺等方法★★◆◆★,解决了建设过程中“建设场地狭窄★◆、泥下障碍物多★■◆■、灌注桩钢护筒打设施工难度大、零下60摄氏度超低温冷库建设★◆■■、地质情况复杂★■■■”等诸多困难★■◆,实现了项目安全■◆◆、优质、高标准完工■◆■◆。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取得积极进展■★★■。今年前4个月,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8个百分点。在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415.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34.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5★◆.2%和12★★.9%。

  日前■■◆,中国建筑业协会公布了2020年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境外工程)评选结果,共有36项工程入选。刚果(布)国家1号公路、莫桑比克N6国道改扩建工程、马来西亚吉隆坡标志塔项目★★■★、文莱PMB大桥、巴基斯坦中电胡布电厂项目……这些境外◆★◆■■“样板工程”便利了当地人民日常生活,也彰显了“中国建造”的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成为一张张“中国建造◆■★■◆”耀眼的名片■◆。

  为此,项目部因地制宜,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克服设备不足★◆■★■、材料匮乏等问题。针对23.6米超宽大悬臂单箱单室薄壁箱梁结构,设计团队从降低成本■◆、简化梁段施工和预制难度考虑◆■★,通过精细化的空间板壳模型分析,实现了国内外常规最大宽度单箱单室节段梁结构的创新设计,最大限度发挥结构性能★■★◆★。

  位于非洲中西部的刚果(布)有一条“梦想之路”。提起这条连接首都布拉柴维尔与经济中心黑角港的国家1号公路,刚果(布)总统萨苏盛赞中国建筑■◆■★◆◆“实现了刚果(布)人民的世代梦想”。

  中国建筑有关负责人介绍◆■★★,像这样广泛采用新技术的境外工程还有很多,例如刚果(布)国家1号公路项目就积极推广应用了★◆■■★“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中的8大项20小项,创新及改进技术7项◆■★■★★。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中国建造技术不断成熟,装备不断升级,形成了一套“中国标准”。随着境外工程接连落地,■◆★■◆◆“中国标准”也走出国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和采用◆■★。

  上述负责人表示◆◆■★★◆,中国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国,无论是技术实力还是施工能力,均已得到普遍认可。当前,中国工程标准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由中国提出和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数量逐年增加,实现了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中国工程建设标准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日益增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特别在部分非洲国家,◆★“中国建造★★★■★★”已进入驻在国各行各业,获得驻在国民众高度认可的同时◆◆◆■,也不断融入当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中★★◆,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2016年1号公路通车后,两地通行时间从一周缩短至6个小时,通行量也从100辆提高到4000辆■■★◆,成为目前该国等级最高、通行体验最好的公路。作为中国援建非洲的重点工程★◆★,该项目是中刚建交以来,两国间最大、最重要的合作项目■★■◆■◆,也被称为刚果(布)交通史上★★■“通往未来之路”。

  在文莱,PMB大桥项目是当地第一座跨海大桥,也是中国■◆★★★“一带一路★■◆■★”重点工程。其中,大摩拉岛大桥标段采用的大型单箱单室箱梁结构为亚洲最大,没有先例参考。

  莫桑比克贝拉渔码头重建工程促进了当地渔业发展★★★◆,扩大了鱼品加工★★◆◆■★,增加了渔产品出口,促进了就业★◆★,成为莫桑比克增加海产品附加值■■、巩固和提升渔业产能的宝贵平台;

  今年前4个月,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242个,较上年同期增加12个,合计610.4亿美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85■★◆■.4%,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电力工程等领域。

  鲁班奖是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重要荣誉奖项,自设立以来,一批国内地标工程先后获奖。近年来,为总结中国建筑业企业在境外创建优质工程的经验和做法,促进工程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增强中国建筑业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鲁班奖设置了境外工程奖评选,由中国建筑业协会主办■◆★。参评工程申报评选条件参照《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评选办法》执行。

  在印尼,印尼万比高速某大桥工程施工过程中,中建路桥集团采用中国先进的施工技术,克服了大量施工难题。该项目引进桥墩爬模技术、排水沟滑模技术、中国民间破石技术等国内较为成熟的施工工艺,自主研发多项施工技术和工法★◆★★★■,保障了施工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其中◆◆◆★,高墩滑模施工技术在印尼国内桥梁建设中首次使用★■。

  2016年,由中国建筑承建的全长536公里、合同额累计28.2亿美元的刚果(布)国家1号公路,克服了技术、材料、环境★◆■■、安全等方面的困难因素★◆,历时8年终于实现全线号公路项目位于刚果(布)南部,正处赤道地区,最热的时候可以达到42摄氏度■◆◆◆,雨季最大降水量达2000毫米■★◆。除了夏季干热★★★■■◆、雨季湿热,这里还有一片马永贝原始森林,环境十分恶劣★◆◆,令人望而却步◆★。但是对于施工来说,最麻烦的还是那里的工业设施相对落后,项目所需物资、设备大多需要进口★★★。为了保证1号公路顺利完工,中国建筑项目部在刚果(布)自建了采石场、混凝土搅拌站■■◆★★★、沥青混凝土搅拌站……穿越原始森林★★■、跨过沿海平原、通行尼亚黑河谷、爬上巴塔赫高原,这条“梦想之路◆■★★■”修建得不容易。

  越南高岭桥项目大量使用当地专业技术人员和劳工■◆■★,不仅创造了不少就业机会,更为当地培养了一批懂操作的技术人员◆◆■,提升了本土企业技术实力。

  2018年5月29日★★■★■,PMB大桥正式通车,成为文莱首座跨海特大桥梁。从此★★■◆,大摩拉岛告别了无桥梁连接文莱大陆的历史,对推进文莱城市发展、开发大摩拉岛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设计好了,实际施工还面临不少难题。架桥机需适应桥梁曲线的工况进行转弯折叠。为解决这项技术难题,建设者着手研发小半径宽幅箱梁节段架设设备■◆■◆,为大摩拉岛大桥量身定做了“可转弯”的架桥机,创新实施宽幅箱梁节段预制施工关键技术,顺利完成了亚洲最宽单箱室箱梁的安装。

  马拉博国家公园作为赤道几内亚首个大型城市综合性园林★■■■,极大丰富了当地人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拉动了周边旅游产业发展,也为赤道几内亚发展旅游业提供了交流窗口;

  巴基斯坦中电胡布电厂码头项目施工高峰期为当地居民创造了近1350个劳动岗位,带动了当地水泥、钢筋、石料等建筑基础材料的大规模生产和供应★■;

  中国建筑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实践证明,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境外工程)的评选对提高中国企业在境外工程的施工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鲁班奖评选格外看重新技术的使用。评选办法明确,工程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其中有一项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技术或采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不少于6项★★◆◆■。

  像这样的◆★★■◆“样板工程”在海外还有很多★★■■。此次获得2020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境外工程)的共有36个项目◆■■,遍布全球各地。这些境外工程不仅极大便利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作出突出贡献,还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培养了专业人才,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